一條深夜留言,一條暖心回應成就了一場相隔二十三年的師生重逢。
近日,順德龍江官方抖音號上的一條后臺留言,激起了一段塵封二十三年的記憶。“能否幫我在龍江找一位老師,我們畢業20年了,以當年的情況,我們現在無法聯系到……”孟先生寫道。他沒有想到,這條寥寥數語的請求,很快就有了回音。
更令他動容的是,當晚,他就通過視頻與如今在順德區龍江鎮華東小學任教的劉宇寧老師重逢,師生暢談至凌晨。那一夜,時光仿佛逆流,再次叩響了2001年那間充滿溫情的教室的門。

故事真正令人淚目的細節,發生在劉宇寧老師調離的前夜,燈光下,他伏案疾書三頁將班級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家庭情況逐一交代。
“穿藍襯衫的孟健龍雖然內向,但思維敏捷”“小平同學父親在外務工,需多關注”“小蘭心思細膩,要多鼓勵”……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有日復一日的用心,這些細微觀察和默默付出,如同微光,照亮了許多孩子的成長瞬間。

劉宇寧老師
孟先生的留言是一次遲來二十三年的“謝謝”,劉宇寧老師如今在龍江鎮華東小學繼續執教,他說:“看到你們如今都成長成才,是我最大的欣慰。”而孟先生回應:“您給我們的不僅是知識,更是改變命運的力量和信念。”

劉宇寧老師為學生上課
在9月12日舉行的“感恩·致敬”龍江鎮2025年慶祝教師節晚會上,孟先生和劉宇寧老師再次相逢,這則跨越時空的師生故事成為整場晚會精神的縮影。
|
|
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長跑,二十三年前的那盞燈至今未熄。
劉宇寧老師寫下的那三頁紙或許已經泛黃,但那些文字所承載的牽掛與責任,穿越時光,依然滾燙。正是這些平凡而偉大的教師,用點滴微光匯聚成教育的星河,照亮一代又一代學子前行的路。
(編輯:梁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