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聞網訊 記者何宇揚報道: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頻頻發生。面對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南海農商銀行網點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展現了高度的職業敏感性與防詐反詐意識。2025年以來,該行成功攔截22例詐騙案例,其中針對老年人的詐騙案例占比約90%,為客戶挽回損失共94.19萬元,有力保障了客戶的資金安全。
為此,南海農商銀行精選了三起典型案例,為大家揭露詐騙分子的慣用伎倆。
典型案例一:冒充親友騙局
3月6日,一名老年客戶前往南海農商銀行沙頭南邊分理處要求支取定期61000元,聲稱因裝修需要用款。為進一步防控風險,網點員工與客戶深入溝通了解款項用途,并告誡其切莫輕信他人。隨后客戶又稱是因為接到“侄子”電話,“侄子”告訴他因撞車涉事被抓,需要花錢去派出所“救人”,所以老人才到銀行取現金交給“侄子”的指定人。
網點工作人員立刻判斷該客戶疑似遭遇電信網絡詐騙,但客戶稱不會被騙,堅信對方就是他侄子,不聽工作人員勸說。為進一步強化勸阻效果,網點聯系到客戶所在村居的工作人員,村居工作人員也迅速反應,動身前往網點并聯系客戶兒子。隨后,客戶兒子到網點及時阻止客戶,同時陪同客戶報警,前往派出所錄口供。
南海農商銀行溫馨提醒:若接到此類“求助”的電話,大家先別慌,一定要保持冷靜,通過多種方式核實對方身份,別僅憑聲音就盲目取現或轉賬。同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避免被騙子利用。
典型案例二:保健品銷售騙局
4月11日,一客戶到南海農商銀行羅村聯和支行辦理業務,要求從定期賬戶和活期賬戶合共提取8萬元用于治病。但網點員工隨后發現收款賬戶是個人,并非醫院,而且客戶帶過來的活期存折不在其名下。在進一步詢問期間,客戶表現得十分不耐煩。網點員工立刻提高警覺,于是電話聯系到戶主核實相關情況。戶主回復去取現的是其妻子,并沒有發現妻子身體有嚴重疾病,極有可能遭遇詐騙,請求網點協助報警,同時讓女兒前往網點勸阻。
網點員工隨即向當地派出所報告,并通過與客戶閑話家常,了解客戶的工作和生活情況,緩解客戶的焦躁情緒。民警到場后對客戶進行勸告,提醒注意防范電信網絡詐騙。但客戶聲稱自己不會被騙,并依然堅持取款。客戶女兒到達網點,了解到母親需要提取大額現金,且不愿意告知真實用款原因,隨即表示要陪母親先去見收款人,核實情況后再作決定??蛻糇罱K同意暫不取款。鑒于客戶之前已經在其他銀行成功提取現金給對方,網點員工和民警均建議客戶盡快報案,追回損失資金。
南海農商銀行溫馨提醒:治病就醫走正規!需向個人賬戶轉賬購買所謂“特效藥”“神藥”風險極高,極有可能是詐騙。涉及大額醫療支出,務必與家人商議并核實。
典型案例三:投資虛擬貨幣騙局
5月27日,客戶來到南海農商銀行丹灶上安分理處辦理業務,稱家中有急事,需要提前支取一筆5萬元的定期存款。網點員工為客戶辦理業務后,客戶立即提出需要再提取現金5萬元。網點員工表示提取大額現金需要提前預約,并進一步咨詢客戶家中有什么急事??蛻粲谑敲碱^緊皺,說話支支吾吾,但講不出具體原因。在后續的溝通中,網點員工向客戶揭露其中的涉詐風險,提醒客戶千萬不要上當受騙,并馬上找到村居工作人員,協助聯系客戶親屬。
下午2時,客戶家屬到達網點并告知工作人員,其母親現在已不聽家人勸告,提取現金后是用于投資虛擬貨幣,今年已經被詐騙了數萬元。今次幸虧網點人員辨別出其極有可能正在遭遇詐騙并極力勸阻,才挽回了損失。網點員工表示,這次能為客戶挽回資金損失也是萬幸,建議常對家中的老人進行反詐宣傳教育,以免家庭再次受到詐騙帶來的傷害。
南海農商銀行溫馨提醒:投資前請務必通過正規渠道深入了解,切勿因“高額回報”誘惑而匆忙動用養老錢、救命錢。涉及大額資金轉賬,務必與家人商量或咨詢專業人士。
總而言之,面對各種各樣的詐騙手段,大家要時刻保持警惕, 堅持做到“不輕信、不透露、不轉賬”,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接下來,南海農商銀行將持續開展反詐知識普及活動,幫助大家及時識別詐騙套路,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
(編輯: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