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周龍鳳、周焯杰報道:在佛山市潭洲國際會展中心,一名選手正輕柔地為懷中的“嬰兒”進行撫觸。這個肌膚柔軟、偶爾發出聲音的“寶寶”,實為一款能夠實時反饋操作力度與頻率的高仿真智能娃娃……11月19日,廣東省第四屆“南粵家政”職業技能大賽總決賽開幕,來自全省的240名家政好手齊聚一堂。
本屆大賽由廣東省人社廳與佛山市政府聯合主辦。賽事以“鑄南粵匠心,展家政風采”為主題,開設育嬰員、保育師、家政服務員、養老護理員、醫療護理員五個賽項。
賽場氣氛緊張有序,在育嬰員賽區,選手們面對智能娃娃,動作規范而溫柔;養老護理區則傳遞出專業與關懷并重的溫度;家政服務員賽區,選手們高效整理衣物、規劃收納,呈現一個個舒適宜居的生活方案。
“今年選手呈現出年輕化、專業化、高學歷的顯著趨勢。”總決賽技術指導專家張素珍表示,35歲以下選手占比達七成,男性選手數量也明顯增加。
專業化已成為家政服務發展的主旋律。育嬰員與保育師護航生命起點,重視啟蒙與習慣培養;養老護理員守護晚年時光,兼顧生活照料與精神陪伴;醫療護理員連接家庭與醫院,側重康復輔助;家政服務員則構筑美好生活基礎,專注家居管理。大賽通過“實操+綜合評審”的雙重機制,全面檢驗選手的知識儲備、技能水平與職業素養。
在首次設立的“保育師”項目中,系統性專業要求尤為突出。該項目裁判長周曉舟指出,保育服務構建的是“家園共育”機制,“通過成長檔案記錄、定期評估等專業反饋,幫助家長建立科學育兒理念,這是碎片化育嬰服務難以實現的系統價值。”
養老護理員賽項的導向也在悄然轉變。該項目裁判長劉利波介紹,今年考題更側重綜合能力評估,“我們更看重護理員的評估能力、溝通技巧與心理支持水平。”她表示,這標志著競賽理念從“技能操作”向“綜合照護”深化,并引入智慧養老設備應用,引導護理員隊伍向專業化、智能化發展,積極應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新挑戰。
賽場內如火如荼,賽場外同樣精彩。為推動家政技能與產業需求精準對接,本屆大賽創新設立了智慧養老服務體驗區,集中展示了康復機器人、數智化銀發平臺等20余款數字化養老產品,勾勒出“AI+養老”的未來圖景。
(編輯:黃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