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佛山市三水區廣隆蛋撻王的現代化生產車間,空氣中彌漫著烘焙特有的香氣。5層高的廠房內,從面粉處理、面團攪拌,到成型、烘烤、冷卻、包裝,整條生產線高效運轉,卻鮮見工人身影。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廣隆蛋撻王這條投入超億元的自動化產線,正是這家以蛋撻為主打產品的食品企業,從“制造”邁向“智造”的生動實踐,折射出大灣區食品工業走向自動化、標準化與高品質的現代化路徑。
自動化升級筑牢提質增效的“實體根基”
“你看,產品從樓上下來,經過冷卻塔,再到包裝區,整個工廠都是根據烘焙食品的生產工序特別定制的,現代化程度比一般烘焙食品企業都要更高。”廣隆蛋撻王佛山工廠負責人李小剛指著流水線介紹,“我們投入了1億多元,重點打造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從成型、醒發到冷卻,全部實現自動化。”
在5樓的原材料處理區,面粉經過自動攪拌成面團,通過流水線輸送到4樓成型、烘烤,脫模后再經冷卻塔進入包裝環節。整個工廠猶如一個環環相扣的精密系統:頂樓,來自優質產區的面粉經過全封閉管道進入攪拌缸,面團在恒溫恒濕的環境中蘇醒;樓下,自動成型機將面團精準分切、塑形,烘烤加工好的各色食品在傳送帶上一一排列,整齊劃一地進入冷卻與包裝環節。全程僅在某些關鍵節點需要人工輔助,大部分工序由機器完成。
“以前一臺機器要十幾個人操作,效率低、交叉污染風險大?,F在自動脫模、自動烘烤、自動貼標,人不用參與,品質更穩定,污染也大大降低?!崩钚傊钢鴱S房中央一個頗具未來感的裝置說,“從烘烤爐出來的產品,會通過那個六邊形的冷卻塔?!眲偝鰻t的吐司在其中勻速回轉,通過均勻的風冷在特定時間內降至最佳包裝溫度。整個過程沒有人工搬運,所有環節都通過自動化流水線無縫銜接至下一站。
“這不是一條標準生產線,而是我們根據每一種烘焙產品的獨特工藝量身定制的?!崩钚偨忉尩?,“比如蛋撻的酥皮與吐司的綿軟,對冷卻時長和風速的要求完全不同。我們為每一步生產工藝都設計了專屬的工段,確保從投料到包裝的整個流程順暢高效。”
這條產線不僅是生產效率的提升,更是傳統產業向先進制造業轉型的生動體現。在廣隆蛋撻王,自動化設備的投用,不僅大大降低了烘焙食品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還提升了產品的品質標準和出品效率。
延伸食品加工產業鏈打造融合發展的“區域樣本”
“烘焙食品已從小眾點心,變成大灣區家庭日常消費的一部分,尤其成為年輕人喜愛的休閑食品?!睆V隆蛋撻王品牌創始人張灶金表示。消費習慣的變遷,驅動企業不斷調整產品結構與定位。
在堅守經典蛋撻——如廣式、葡撻與法式撻的基礎上,廣隆蛋撻王推出北海道吐司、升級版雞仔餅等產品,適應現代人對健康與新鮮品質的追求。張灶金表示,“就像臺灣鳳梨酥帶動了整個水果種植與伴手禮產業,我們也希望借助廣東特色農產品,打造具有地域標識的烘焙名片?!?/p>
“除了面粉、雞蛋等基礎原料與本地龍頭企業合作之外,我們正探索將更多廣東特色農產品納入研發體系。”張灶金表示,近年來,公司圍繞“廣東特色”,研發了荔枝酥、雞仔餅等新產品,推動烘焙食品與地方農業聯動發展。通過深加工提升附加值,既帶動上游種植業發展,也為廣東特色食品走出去開辟新路。
“荔枝是廣東的名片,我們希望通過深加工,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伴手禮。”張灶金說,這正是產業融合在食品行業的具體體現——從“面粉+雞蛋”延伸到“荔枝+文化”,從“賣產品”升級為“賣品牌、賣體驗”。
在廣隆蛋撻王的產品展廳里,荔枝酥被擺在顯眼位置。這款以嶺南佳果——荔枝為原料的深加工產品,不僅是企業開拓“烘焙+農業”融合的嘗試,也承載著打造“廣東伴手禮”的愿景。
在廣隆蛋撻王,這一理念已落地為“烘焙+農業”“產品+文化”的多元路徑,成為促進產業融合發展、區域產業協同的鮮活案例。
從區域走向全國探索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未來路徑”
這種產業融合的思路,不僅體現在原料端,也貫穿于渠道與品牌建設中。
目前,廣隆蛋撻王在大灣區和廣西已有超過600家門店,其中珠三角地區超500家。接下來,品牌計劃向湖南、湖北等省份拓展,并同步發力電商與新零售。隨著佛山新廠的投產,企業正加快從區域品牌向全國品牌升級。
張灶金表示,企業已組建專門的電商團隊,通過抖音、小紅書等平臺進行內容種草與直播帶貨,讓雞仔餅、荔枝酥等具有嶺南特色的產品突破地域限制,觸達全國消費者,讓“廣東味道”走得更遠。
線下門店的“明廚亮灶”與線上平臺的精準運營,共同構建起“體驗+效率”并重的現代銷售網絡,也為傳統烘焙行業注入了品牌化與數字化的新基因,這也是佛山乃至大灣區食品工業走向現代化、融合化發展的生動寫照。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彭一沖
(編輯: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