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日,記者走進全國人大代表李長東的辦公室時,他正忙著整理赴京參加全國兩會的資料。“當前,新能源產業是非常好的主賽道,充滿新機遇。”作為廣東邦普循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長東在新能源行業扎根20余年,見證了我國新能源產業從起步到壯大、從跟隨到趕超的奮斗歷程。
調研,是履職的基礎。過去一年,李長東認真履行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積極參與各級人大組織的調研活動。同時,結合自身工作,走訪國內多地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入印尼、玻利維亞等地調研國際市場,了解產業動態,帶回了許多鮮活的一線市場觀察和思考,同時也發現新能源產業發展的痛點。
支持企業在全球布局新能礦
隨著我國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我國對新能源產業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如果不提前布局,有可能成為“卡脖子”因素。
李長東說,由于多數新能源產業資源不可再生和地理分布極度不均衡,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已經開始評估其供需情況,并制定相應的全球資源戰略。
因此,李長東提出要支持我國企業全球布局新能礦的建議。“過去一年,我也去了東南亞的印尼、南美的玻利維亞等地考察,尋求合作機會。希望通過項目合作,提升新能源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進一步增強佛山新能源產業競爭力,助力提升廣東省新能源產業整體優勢。”李長東說。
加強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保護
當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能源產業具有技術密集、資本密集、政策驅動等特點,創新主體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逐漸增多,新能源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更加復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對于促進該領域的技術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正處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彎道超車的關鍵時刻,亟須加強對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因此,李長東也提出加強新能源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李長東說:“近年我們國家在新能源產業技術、工程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這些成果來之不易,非常需要保護科技創新的成果。”
在2024全國兩會上,李長東將繼續重點關注新能源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問題。“通過走訪更多企業,實地了解整個行業發展過程中的痛點和機會,形成了自己的建議,希望國家能了解整個行業的心聲,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李長東說。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林俊鵬
(編輯:杜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