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全面支撐佛山制造業當家建設,近日,佛山市政府辦公室印發了《加快推動人工智能賦能佛山制造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從七個方面19項細化舉措,提出人工智能賦能佛山制造總體要求,以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場景應用為牽引,全面加速推動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將佛山打造成具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應用示范高地,構建年輕態、高技術現代化產業體系。到2027年,人工智能發展要素高效配置,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體系基本形成,實現算力供給普惠高效,力爭可調度使用算力達到8000P。

美的微波爐順德工廠內,工程師根據注塑綜合指標看板等了解生產進度。/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符詩賀攝
實施萬億產業集群智能升級三年行動
《方案》從強化算力和應用統籌布局、加快行業模型研發應用、加強數據要素供給、加速制造業場景賦能、推動人工智能集聚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具體實施舉措。
在算力和應用統籌方面,《方案》提出要優化“1+N”多元算力供給體系,統籌建設1個城市級人工智能算力調度中心以及按需布局N個工業邊緣智能算力中心。推動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實施萬億產業集群智能升級三年行動,加快推進算力賦能新型工業化。
同時,支持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依托季華實驗室、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等創新平臺,推進人工智能領域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落地。聚焦優勢產業,培育一批大模型應用創新解決方案和典型應用場景,搭建模型算法超市,構建制造業模型中心。
為豐富制造業場景賦能,《方案》提出要聚焦終端產品智能化,研發設計智能化,中試驗證智能化,生產制造智能化,營銷服務智能化,運營管理智能化等場景,加速人工智能應用落地,打造數字化示范工廠、數字化示范車間、人工智能應用標桿企業。
此外,《方案》還提出支持三龍灣科技城打造灣區人工智能企業集聚地、智能制造產業高地,推動基礎較好的園區建設人工智能孵化創新基地,構建一高地多點支撐的產業布局。引進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領域“單項冠軍”“小巨人”企業,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落實人才發展政策措施,深化產教融合,加大人工智能緊缺急需人才招引培育力度。
到2027年實現算力供給普惠高效
《方案》提出,到2027年,人工智能發展要素高效配置,人工智能場景創新體系基本形成,新產業、新模式加速發展。建成算力供給服務體系,實現算力供給普惠高效,力爭可調度使用算力達到8000P。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達到領先水平,培育打造3個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行業大模型,推廣30個典型應用場景,選樹100家人工智能應用標桿企業,打造5個人工智能示范園區及若干示范基地。
近年來,佛山因地制宜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著力打造全國智能制造高地,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確保《方案》有效落地,佛山將依托佛山市人工智能產業鏈“鏈長制”,統籌推進產業發展;積極開展“AI+應用”行動,謀劃出臺“算力券”政策,組建新質生產力聯盟,支持搭建大模型服務平臺,推動大模型技術的合規化、規模化應用。同時,加大先進產品、典型場景、優秀企業宣傳推廣力度;開展人工智能科普、技術產品推介活動,營造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佛山將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和省的工作安排,立足自身優勢,搶抓戰略機遇,積極構筑共建、共享、共贏的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生態,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助力廣東打造全球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戰略高地。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林俊鵬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