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佛山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資源要素保障專場)在市新聞發布廳舉行。市自然資源局、市發展和改革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佛北戰新產業園三水指揮部等相關職能部門,介紹全市點燃資源要素保障引擎、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聚焦要素統籌配置 做好全市用地文章
佛山國土空間格局不斷優化,重大產業、重大項目資源配置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會上,佛山市自然資源局局長周霞表示,佛山正以大格局、大勇氣,建設廣東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加快探索現代化建設有效路徑。
在規劃編制上,按照“謀戰略、優空間、提品質”的原則,編制《佛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構建“三屏六楔、兩脈兩環、藍綠成網”的市域生態保護格局;編制《佛山市工業用地紅線劃定》,劃定54個萬畝工業集聚區和44個千畝工業集聚區,控制工業用地紅線規模不少于450平方公里;編制《佛山市大型產業集聚區(佛北戰新產業園)總體規劃》等,保障佛北戰新產業園、市十大創新引領型特色制造業園區等重大戰略平臺建設,推動先進制造業集聚集群發展。
利用各項政策充分保障用地指標,近三年批準用地總量超7.4萬畝,全市累計供應工業用地面積超過4.03萬畝,排名全省第一。在盤活存量方面,今年以來,佛山已處置2009~2023年批而未供土地約2.06萬畝,閑置土地1429畝。啟動新一輪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升級攻堅行動,截至9月底,全市累計完成拆除改造17.01萬畝,動工實施7.12萬畝。全面開展不動產登記帶押確權、一手房和二手房“帶押過戶”,今年全市不動產業務登記總量、“房地一體”農村宅基地發證總量、“二手房”帶押過戶業務量、抵押金額均位居全省第一。
周霞表示,接下來將全力保障項目用地需求、全力推進助企紓困解難、全力提升服務工作效能。建立健全增量安排與存量盤活掛鉤,增量安排與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掛鉤的“雙掛鉤”機制,集中資源保障重點項目、重點領域、重點區域用地需求;降低工業用地基準地價,穩定工業用地供應規模,推動好地、凈地、純地加快出讓,降低企業開發成本;探索“交地即交證即抵押”服務,拓展“帶押過戶”范圍,無需企業先辦理原抵押注銷后再辦理新抵押登記,進一步縮減融資抵押時間和成本。
重點項目加快推進 戰新產業發展提速
佛山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吳中華介紹,2024年,全市安排省、市重點建設項目543項,總投資10255.95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22.92億元。初步統計,1~9月,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共完成投資約1080億元,約為年度計劃投資的88.8%,超過時序進度13.8個百分點。從產業項目情況來看,全市重大產業工程共380個,1~9月完成投資約720億元,約為年度計劃投資的97%,拉高了重點項目建設的總體進度,有力支撐了佛山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佛山把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保持產業永遠年輕、重塑佛山制造形象的主攻方向。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甘志宇介紹,2023年,佛山機器人全產業營業收入589.1億元,同比增長14.4%;全市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實現總產值462.2億元,已形成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為基礎,生物藥、創新藥為重點,高端醫療裝備為后發的產業格局;目前全市有鋰電池領域的企業及項目超100個,形成了覆蓋正負極材料、隔膜等關鍵原材料以及電池成品、生產設備、系統集成、電池回收利用的全鏈條布局。
佛北戰新產業園是廣東省七個大型產業集聚區之一,也是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百千萬工程”、實施北向戰略的核心和重點。佛北戰新產業園三水片規劃面積235.41平方公里,其中重點打造3個核心起步區,包括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大同湖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大塘新材料產業園。
佛北戰新產業園三水指揮部招商引資辦、征地拆遷辦、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建設辦主任,三水區副區長羅俊宇表示,2022年以來,佛北戰新產業園三水片引進超億元項目189個、總投資約1600億元,其中已有78個項目動工、58個項目竣工。同時,積極對標3.0新型園區標準,推動145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總投資128億元。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林俊鵬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