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产一区_亚洲成人www_国产高清视频一区_精品区一区二区

新春第一會 萬億佛山的產業突圍宣言

2025-02-06 08:26 來源:佛山日報

  在全球經濟深度調整與中國高質量發展“雙期疊加”的背景下,佛山這座制造業大市正迎來歷史性考驗:全球產業鏈重構速度加快,制造業競爭從成本優勢轉向技術、綠色與韌性之爭;國內“人口紅利”消退與“創新紅利”崛起的換擋期,倒逼城市產業體系全面升級。2025年,受地緣政治沖突、技術革命深化、經濟結構轉型等因素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面臨嚴峻挑戰。作為全國唯一的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佛山如何應對破局?

  大年初八,“新春第一會”佛山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佛山從“三箭齊發”提升產業形態、“三鏈同構”增強產業動能、“三改聯動”更新產業空間、“三產融合”優化產業結構、“三企共生”營造產業生態等五大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不僅直指高質量發展的深層矛盾,更以系統性改革思維,勾勒了佛山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突圍路徑。

  2024年,佛山全市GDP達到13361.9億元,以全國0.04%的土地貢獻了0.99%的經濟總量,規上工業總產值保持在3萬億元以上。但萬億GDP背后也潛伏著結構性危機:家電、陶瓷等七大傳統產業占比較重;戰略性新興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占GDP比重低于深圳、蘇州、合肥等萬億城市。與此同時,佛山研發投入整體風格偏向于應用性,前瞻性、基礎研究投入較少。土地開發強度超越國際警戒線。當傳統要素驅動遭遇“邊際效益遞減”,傳統產業遭遇“天花板效應”與“地板效應”,增長速度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成為必然。

  當前的佛山已經發出“再造一個新佛山”的集結號。首要就是“新”在產業形態更加現代上,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此次大會,佛山部署的五個方面不是一個個孤島,而是構成“要素—結構—空間—生態”四位一體的改革矩陣,輸出一套產業突圍“方程式”。

  “三箭齊發”要重塑產業形態。在“智改數轉”“人工智能+制造業”融合發展中推動傳統產業突破“微笑曲線”底端,建立包括1支佛山新動能產業基金和N支市場化產業投資基金的佛山新動能產業基金體系,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功能作用,壯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

  “三鏈同構”要轉換新舊動能。通過精準對接廣深港、廣珠澳科技創新走廊,支持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藍橙實驗室開展創新研究,建好中試平臺、孵化平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創新高地等舉措,推動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在佛山實現有機銜接和高效協同。

  “三改聯動”要激活空間潛能。從區域布局出發,高標準建設環西江-北江區鎮村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優化市域產業空間布局。全面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推進工業園區改造,推動存量土地資源再活化、空間價值再創造,讓上下樓變上下游、產業園變產業鏈。

  “三產融合”要重構價值分配。立足佛山三產占比僅41.7%、在萬億城市中占比低的現實,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健全研發設計、軟件信息、科創金融、工業會展、現代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體系,構建“四山兩江”文旅精品區等做旺文旅產業,謀求三次產業占比結構之變。

  “三企共生”要培育生態雨林。佛山將持續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當好民營企業和企業家的堅強后盾,切實增強外企獲得感,打造共榮共生的良好產業生態。

  五個緯度的變革部署,既是對現實挑戰的精準回應,更是面向未來的主動布局。這套佛山路徑的深層價值,更在于試圖破解制造業城市轉型升級的普遍難題:發展路徑依賴與產業慣性強,產業結構單一化與抗風險能力弱,人才結構與新興需求錯配,區域競爭與同質化內卷等。通過“漸進式革命”而非“顛覆式破壞”,在存量中培育增量:傳統產業不是被替代,而是被重新定義;科技創新不只是原始創新,還可以是應用創新;空間更新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功能再造、價值重塑;企業生態不是贏家通吃,而是共生共榮。在“不可能三角”中尋找最優解,這種“佛山式平衡”,也許可以為全國同類型城市提供可復制的改革樣本。

  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再造一個新佛山”,不僅是經濟總量的躍升,更是一場發展范式的革命——需要每個佛山人成為變革的參與者、推動者、受益者。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是希望的季節、是奮進的季節。展望2025,挑戰與機遇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全市上下唯有以“二次創業”的精氣神披荊斬棘、闖關奪隘,用實干業績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這座制造業大市必將開拓涅槃重生的新紀元。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評論員黃碧云

(編輯:黃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