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也是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開啟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人民政協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聚共識、強協商、促發展、惠民生……一年來,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在中共佛山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聚焦發展大事、改革要事,團結帶領廣大委員積極履職、主動作為,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佛山實踐作出了政協貢獻。
回顧這一年的履職歷程,市政協的工作成果豐碩:交辦284件提案,統籌推薦委員參加履職活動2200余人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866條;深入走訪百家中小企業,調研成果得到市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并批轉各區各單位辦理;多名市政協領導、委員參與一線招商工作,達成簽約項目50余個;各委員工作室組織走訪調研100多次,收集意見建議200多條,助推20多件民生事項得到落實……這些成績,正是市政協求真務實、擔當作為、凝心聚力、履職為民、改革創新的生動體現。
2024年11月14日,2024年佛山企業家·市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召開,圍繞“佛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主題進行政企面對面交流協商,攜手推動戰新產業高質量發展。/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何淳偉攝
強化思想政治引領 學思踐悟把牢方向
思想是本,行動是形,本正則形立。一年來,市政協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落實“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構建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等多層次學習體系,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通過組織開展學習調研和宣傳宣講,發動委員寫心得、談感悟,舉辦“政協大講堂”“書香政協”、委員專題培訓班、專題座談會、線上學習等多形式全覆蓋學習活動,市政協切實推動學習貫徹走深走實,引導廣大委員、界別群眾堅定改革信心決心,自覺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不斷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市政協堅定不移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發揮政協黨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重要作用,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自覺在市委領導下謀劃、推進政協工作;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壓緊壓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將黨建工作與履職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落實重大活動設立臨時黨組織要求,提高“兩個全覆蓋”質效;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教育引導政協委員、機關干部嚴守紀律規矩、筑牢廉潔防線,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圍繞中心擔當作為 服務大局助力發展
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以二次創業的奮斗姿態“再造一個新佛山”。第一個“新”就是——產業形態更加現代。塑造產業新形態新優勢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路徑。
作為中國工業第四城,佛山工業企業超十萬家,中小企業占比95%以上,其發展關系全市經濟增長。為此,市政協深入走訪、調研百家中小企業,開展“佛山優秀中小企業發展成功經驗”專題調研和系列主題宣傳,為佛山中小企業發展出謀支招,助力形成“草灌喬林”的企業梯次培育生態,調研成果得到市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并批轉各區各單位辦理,系列宣傳報道點擊量過百萬。
緊盯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市政協開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常委會專題議政;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市政協召開“佛山企業家·市長面對面”專題協商座談會;支持招商引資,多名市政協領導、委員還積極參與一線招商工作,達成簽約項目50余個。
2024年,佛山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一步步將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從施工圖變成壯麗實景。市政協高質量完成市委交辦的“實施‘北向戰略’‘西進計劃’”“文化賦能文華”等調研任務,提出“加快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打造嶺南文化新地標”等對策建議,抓緊做實“企業暖春行動”、“百千萬工程”定點聯系、“億元村居”創建等工作,組織委員開展“百千萬工程”建設情況專題視察,督促燈籠沙島生態景觀整治提升工程初見成效。
市政協始終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履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助力黨委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
圍繞增進民生福祉,市政協以“城市家具品質提升”為課題開展常委會專題議政,為提升佛山城市品位格調建言獻策;開展“農產品品牌建設”“降低物流成本”等協商、視察,促進相關政策改進、出臺和落地;圍繞“中醫藥醫保政策”“實施基礎教育提升工程”“社區養老”等方面開展協商式監督,持續為群眾幸福“加碼”、為百姓生活“送暖”。
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市政協舉辦第五屆“中華翰墨情”佛港澳臺僑中小學生書法比賽和夏令營活動,新增日本、柬埔寨賽區,比賽范圍擴大到8個賽區,報道全網瀏覽量超過500萬。佛山中醫藥歷史積淀深厚,市政協還牽頭制作《百年印記——中醫藥在佛山》系列紀錄片,以中醫藥為切口講好佛山故事,助力佛山加快建設國家中醫藥強市。
堅持大團結大聯合 攜手共畫“同心圓”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一年來,市政協落實市政協領導掛鉤聯系、定期走訪各黨派團體等制度,召開市政協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秘書長聯席會議,及時聽取各方對政協工作的意見建議,支持各黨派團體通過政協平臺積極發聲、建言資政,各黨派團體提交大會發言12份,集體提案58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088篇。
港澳臺僑工作更加有形有感。市政協組織相關委員多次赴港澳開展交流聯誼活動,接待港澳社團及知名人士回佛考察16批300余人次,支持香港佛山各級歷屆政協委員聯誼會實現順利換屆,并成功舉辦“慶國慶迎回歸”系列活動,促進佛港澳對接合作。市政協還組織港澳委員赴青海省開展國情調研,邀請海外華僑華人代表和佛山臺商臺企代表列席政協全會、參加視察活動,共同畫好團結奮斗最大同心圓。
在對外交往交流方面,市政協主動服務國家對外工作大局,推出第五季《外國人在佛山》紀實性節目,在海內外廣泛傳播,再次成為佛山唯一獲評為廣東優秀外宣品的紀錄片;創新開展“佛山奇妙夜”活動,200余名在佛外籍人士通過沉浸式體驗感受粵劇文化魅力;組團赴塞爾維亞、克羅地亞等國家開展經貿合作活動,促成舉辦中國(佛山)塞爾維亞投資采購洽談會;接待相關國家駐穗領館、海外商協會來訪考察,助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推動協商民主發展 筑牢履職堅實根基
協商民主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是黨的群眾路線在政治領域的重要體現。
過去一年,市政協積極作為,建好用活委員工作室等協商議事平臺。各委員工作室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組織走訪調研100多次,收集意見建議200多條,助推20多件民生事項得到落實。其中,針對城市公共交通問題的調研報告得到市政府主要領導肯定,“科技興農大健康”“送法入企”等活動廣受群眾好評。
為了推動協作聯合履職,市政協專門選派干部赴黔東南州岑鞏縣開展東西部協作工作,組織省、市政協委員前往黔東南州、肇慶市、云浮市考察調研,召開座談會,促成相關協會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助力幫扶協作取得更多成果。市政協還積極加強系統內聯絡溝通,協助全國政協在佛召開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推動聯合履職更有成效。
提案信息工作是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方式,也是反映社情民意、匯聚民智的關鍵渠道。市政協加強提案辦理“雙向發力”,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以來交辦的284件提案均得到辦復。同時,市政協加大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力度,信息報送質量顯著提升,全年共收集各類信息1866條,被國家、省、市各級采用189篇次,其中,2篇信息被全國政協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1篇信息被轉送中央有關部門。
此外,市政協還不斷豐富協商文化培育,大力開展“青少年走進人民政協”系列活動,走訪全市高校、中小學校20次,組織青少年學生旁聽政協全會、模擬政協提案、參加提案協商辦理,進一步豐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政協實踐。
改革創新提升能力實干篤行展現擔當
葉敏堅委員榮獲“全國對口支援西藏先進個人”,林海榮委員榮獲“中國致公黨對外聯絡工作先進個人”,夏中建、羅家聰、張霆邦委員分別榮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的銅紫荊星章、榮譽勛章、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一年來,市政協主動為政協委員各展所長、奉獻社會創造條件,一大批委員在本職崗位書寫了精彩答卷。
市政協還持續在履職服務保障方面發力,通過制定完善市政協全體會議、委員聯系界別群眾等制度機制,修訂機關工作制度匯編,為委員履職工作提供有力制度支撐,并統籌推薦委員參加各類聽證、監督、評議活動200余人次,參加政協履職活動2200余人次,不斷促進委員履職能力提升。
宣傳是展現政協履職風采的重要窗口。市政協持續深耕“委員通道”“祺遇兩會”“委員履職vlog”等宣傳品牌,同時,全面升級“政協共識”品牌欄目,創新推出委員微紀錄片,重點打造“委員履職風采”專題,相關報道網絡點擊量再創歷史新高。此外,市政協全年開展主題宣傳200余次,獲得央視、學習強國、南方日報等各級媒體關注報道逾千次。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何其輝
(編輯:梁智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