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何其輝報道:4月5日,清明假期第二天,許多市民踏上祭掃之路。記者連續兩天走訪佛山市殯儀館等祭掃場所發現,文明祭掃蔚然成風。與此同時,各殯葬服務機構積極行動,推出一系列貼心舉措,全力確保清明祭掃活動安全、文明、有序開展。
文明祭掃成新風尚
4月5日上午9時,在市殯儀館門前,很多市民或手持雨傘,或身著雨衣,在朦朧細雨中井然有序地走進市殯儀館。在市殯儀館祭掃區域,市民吳先生一家10多人攜帶祭品前來,除了燒鵝、松糕、蘋果等傳統食品外,幾束色彩鮮艷的鮮花格外引人注目。“隨著時代的發展,鮮花祭掃、文明緬懷越來越重要。我們帶上一些傳統祭品,再搭配鮮花,一同來祭拜先人,既能表達哀思,又簡約環保。”吳先生說。
近年來,佛山全面貫徹和倡導低碳、綠色文明祭掃理念。清明節前,市民政局發出倡議書,倡議市民通過敬獻鮮花、居家追思、網絡祭掃等綠色低碳方式緬懷逝者、寄托哀思。清明期間,佛山各殯葬服務機構提供了形式多樣的特色服務,便于市民以綠色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
其中,市殯儀館聯合社工組織、市慈善會及市精神病治療所,開展“綠色清明文明追思”主題系列活動,設有“慈善義賣”“紙錢換鮮花”等暖心服務及活動,倡導環保、文明的綠色低碳祭掃方式。“我們今天早上8點就已經在這里擺攤了,提供手工制品的花和鮮花兩種選擇。活動很受歡迎,不少市民都積極獻愛心,這些義賣款項將用于‘佛山市雙百圓夢行動項目’,幫助困難群眾和特殊群體。”慈善義賣活動工作人員關天奇表示。
今年是順德慈善會舉辦鮮花慈善義賣活動的第20個年頭。清明當天,順德慈善會在飛鵝墓園現場準備了約8000束鮮花進行義賣,義賣所得款項將全部投入慈善事業,讓市民在緬懷先人的同時,以更綠色、更溫暖的方式傳遞愛心與善意。
多措并舉保障祭掃
清明時節雨紛紛,為了應對雨水天氣,全市各殯葬服務機構推出一系列貼心舉措,為市民祭掃提供便利。比如,市殯儀館在業務樓、骨灰樓等服務點,提供了近200把便民雨傘以及便民推車,免費供群眾使用。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大雨天氣,市殯儀館將行政樓、接待樓以及泰山廳開辟為緊急避雨場所,為前來祭掃的群眾遮風擋雨。
此外,市民政局啟用了佛山市殯葬領域跨部門綜合監管平臺,通過接入全市五區殯葬服務重點場所如殯儀館、墓園等公共區域的視頻監控設備,實現實時監控查詢與分級管理,通過人流車流智能識別,實現超額預警與自動提醒,協助工作人員管理現場情況,進一步優化服務流程,實現殯葬服務可視化監管,切實保障清明期間的服務質量與安全秩序。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