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由中宣部組織的“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佛山。人民日報、新華社、經濟日報等多家中央及地方媒體的資深記者組成調研團,深入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數機器人”)、庫卡機器人(廣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的庫卡”)生產一線,實地探訪佛山這座“中國工業第四城”如何以機器人產業為突破口,培育新質生產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在佛山機器人產業版圖上,一組數據格外亮眼:超3000家機器人企業集聚發展,構建起“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系統集成”的全鏈條生態;2024年工業機器人產量達3.58萬套,占全國總產量的6.4%;全市機器人及相關產業營收約600億元,正加速向千億級產業集群邁進。
這座以傳統制造業聞名的城市,正依托雄厚的裝備制造基礎,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崛起為全國重要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基地。其中,華數機器人與美的庫卡作為廣東機器人產業“七劍客”的代表性成員,分別展現了自主創新突圍與全球技術本土化的發展路徑,成為觀察佛山智造轉型的最佳樣本。
華數機器人:
95%國產化率的硬核科技
走進華數機器人智能機器人產品與應用中試平臺,只見不同規格的工業機器人、工業協作機器人有序排開。其中,一款擬人化的智能雙臂機器人吸引了眾多媒體記者的注意力。
這款機器人擁有擬人化的頭部與雙臂構造,有3只眼睛,單臂負載能力達到3千克,能夠勝任多樣化的工業柔性應用場景。相較于傳統單臂機器人,這款機器人采用同一個控制器實現雙臂的精準協同作業,極大提升了機器人的操作靈活性與工作效率。傳統非標夾具改造需數天至一個月,而智能雙臂機器人雙手本身就是一個大的柔性夾具,采用智能雙臂機器人可在數小時內完成產線新產品切換后的程序自動調整,大幅降低產品切換成本。
這款機器人折射出了華數機器人的創新實力。華數機器人以智能工業機器人為主攻方向、以核心功能部件為制高點、以智能產線系統集成為主要抓手、以智能云平臺為產業出奇制勝的武器,助力完成10余個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00余個省部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建設,成功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
“華數機器人最大的優勢在于從底層代碼到除減速機外核心零部件的全鏈條自主安全可控,以及正向設計平臺的搭建提高產品研發效率和產品開發的成功率,目前國產化率達到95%以上。”華數機器人常務副總經理楊林表示,這使其在技術迭代與應用開發中具備靈活性,穩居自主化機器人第一梯隊,為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解決方案。
今年上半年,華數工業協作機器人類別產品銷量增長超200%。據介紹,工業協作機器人具備工業機器人高速高精特點,同時又具備協作、人機交互特點,走出了一條介于工業和協作機器人中間的創新發展之路。
美的庫卡:
平均30分鐘誕生一臺機器人
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實現“機器人造機器人”、全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平均30分鐘下線一臺機器人……擁有眾多閃亮標簽的美的庫卡引發媒體記者的熱烈關注。
美的庫卡脫胎于德國庫卡(KUKA),作為全國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本體生產基地,企業打造了覆蓋伺服電機、減速器、驅動器等核心零部件的全產業鏈生態圈,園內供應鏈配套率達85%以上。企業還建成廣東首條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可24小時運轉,平均30分鐘下線一臺機器人。
2024年,美的庫卡廣東工業機器人產量26640臺,同比增長44%;營業收入42.86億元,同比上升6%。截至今年5月底,累計生產銷售工業機器人11萬臺,產值超170億元。
庫卡中國HRBP總監、企業業務總經理陳峰表示,作為廣東省機器人鏈主企業,美的庫卡積極推動佛山機器人產業集群發展。一方面,推動核心部件國產化突破,通過工業園引進優秀供應商,解決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依賴進口問題;另一方面,通過自研自制,提升如高精度重載伺服電機、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配套完備度,優化廣東乃至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布局。
此外,企業還積極推動基礎技術研究攻堅,承擔機器人基礎性研究課題,聚焦未來應用場景、人機協作優化、使用維護便捷化等技術投入,推動產業鏈向高科技方向發展。
未來,美的庫卡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向新向上探索,開發更多新產品和新應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推動工業機器人在本土的技術轉化與落地,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深度賦能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政策賦能:
加速打造千億機器人產業集群
當下,佛山正朝著2030年工業總產值突破“4萬億”的目標邁進。在這一征程中,新興產業被寄予厚望。機器人作為佛山最具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正逐步扛起推動產業升級的重任。
《佛山市加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明確提出,要將智能機器人產業打造成為我市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和產業新支柱。到2027年,智能機器人整機產值突破200億元,智能機器人相關產業營收突破2000億元;到2030年,智能機器人整機產值突破1000億元,智能機器人相關產業營收突破5000億元,成為大灣區智能機器人育成創新應用中心。
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韋廣生表示,接下來,佛山將多措并舉,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深度融合發展,在鞏固工業機器人領域既有優勢的同時,補足軟件算法短板,全面提升機器人產業的智能化、高端化水平。
在技術研發上,佛山將加大智能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建設機器人具身智能訓練場,力求實現具身技能技術突破;在產業布局上,積極引入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企業,奧比中光目前已在順德落地投產;在應用推廣上,充分發揮“有家就有佛山造”品牌優勢,依托雄厚的工業基礎和產業規模,大力挖掘機器人應用場景,推進產業示范應用。
在產業集聚發展上,順德北滘、南海獅山已形成機器人產業集群,海創大族機器人產業園內已聚集隆深機器人等100多家企業,構建起“上下樓即上下游”的良好產業生態,南海區集成應用創新中心已形成集聚效應,未來還將持續推進產業園區建設。
此外,佛山今年還專門組建了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產業專班,從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抽調15名專業人才,形成攻堅合力,后續還將出臺系列政策,強化產業要素保障,全力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加速發展。
佛山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活力讓眾多媒體記者眼前一亮。“我經常來佛山,這次很驚喜地發現,佛山工業機器人發展非常迅猛。”《光明日報》廣東記者站站長吳春燕表示,佛山智能機器人品種很多,應用場景也非常豐富,希望佛山在新興產業方面能有長足進展,形成領先全國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阮鳳娟
(編輯: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