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佛山正扎實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大力加強作風建設,以“敢飲頭啖湯”的改革銳氣,堅持政企聯動破堵點、激活力,推動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三箭齊發”,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南海西樵,紡織機臺的轟鳴聲與設計工作室的靈感碰撞聲交織共鳴,功能性紡織面料在生產線上絡繹成卷,牛仔、織繡文創產品正打包運往各地;在20多公里外的三水白坭,聚龍灣新型電力裝備產業園內,施工車輛往來穿梭,區鎮代辦服務團隊正蹲點指導新型儲能項目提前籌備聯合驗收申報事宜。
這一老一新的產業圖景,是佛山產業發展的日常,勾勒出這座制造業大市欣欣向榮的奮進姿態。近期,市領導帶頭分赴各區開展調研,既深入企業一線考察,又主持召開座談會,與市有關部門、各區、鎮(街道)負責同志進行交流,激勵廣大干部以新作風、新作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以“二次創業”的奮斗姿態加快“再造一個新佛山”,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推動佛山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守正創新 推動傳統產業破繭
傳統產業破繭既是發展所需,也是責任所系,佛山完善“學思查改促”閉環機制,在守正創新推進學習教育中不斷夯實佛山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根基。
目前,佛山的10個千億產業集群中,有7個屬于傳統產業,其中就包括裝備制造業與泛家居產業這兩大萬億產業。它們在歲月沉淀中積累了雄厚實力,卻也在時代浪潮下遭遇發展困境,亟待破局重生。
在此關鍵時刻,佛山燃起二次創業的奮斗激情,弘揚改革創新精神,激勵黨員干部長志氣、煉勇氣、強銳氣。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以“爭當一流、敢想敢干”的決心,掀起干事創業熱潮,堅定扛起經濟大市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南海西樵,作為中國近代紡織工業發源地,歷經百年發展,這片土地已形成規模龐大的紡織產業集群——擁有840多家紡織企業,其中170家為規上紡織企業,年產各類紡織面料近40億米,約占全球市場1/4份額。
龐大的產業規模背后,是傳統紡織業面臨的同質化競爭、環保壓力與價值躍升等瓶頸。西樵清醒地認識到,唯有以創新驅動全鏈升級,才能在全球紡織版圖中持續領航。
為此,西樵突出抓好年輕干部培養,全力鍛造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的“西樵尖兵”隊伍,以干部作風提升促鄉鎮轉型發展提質。近日,西樵鎮舉辦了年輕干部提質培訓班,來自鎮機關、村居及公有企業的60多名年輕干部齊聚鎮委黨校,聚焦傳承弘揚優良作風、紡織產業轉型升級、人文經濟與現代產業融合發展等,通過領導分享、前輩示范、學員互談、組內互補、組間競爭、團隊合作等“充電蓄能”。
西樵鎮經濟發展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西樵將以開展學習教育為契機,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從點、線、面3個維度精準發力,全力推動紡織行業實現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在禪城區祖廟街道,童裝產業的轉型升級浪潮同樣澎湃涌動。作為國內童裝產業的搖籃,20世紀80年代初,禪城祖廟朝東的童服城便已崛起,成為聲名遠揚的童裝生產高地。而現在,地處佛山市中心城區,禪城開發強度高達82%,高質量發展既要從低效用地、存量用地去挖掘機會,更要廣大黨員干部傳承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基因,走出差異化、特色化之路,實現破局突圍。
禪城區結合“禪城鐵軍專業能力提升建設年”部署,在“七一”期間組織超6000名黨員干部走進毗鄰朝東村的文化新地標——佛山粵劇院,開展“踏尋紅色足跡凝聚奮進力量”主題黨日活動,通過參觀專題展、欣賞紅色粵劇《鐵軍》等,再掀“學鐵軍、做鐵軍”熱潮。禪城區祖廟街道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重溫革命歷史,對標“鐵軍”標準擔當作為的使命感更加強烈,接下來將以老舊工業園區改造升級為突破口,推動童裝這一傳統產業向高端邁進,為企業和商家搭建起更具競爭力的發展舞臺。
紡織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并非個例,在“敢為人先”“干在實處”的黨風政風引領下,佛山的陶瓷、五金等眾多傳統產業都圍繞技術革新、綠色發展、業態融合等方向積極探索,共同奏響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的時代強音,為制造業當家筑牢根基?! ?/p>
政企協同 護航新興產業崛起
護航新興產業既是戰略選擇,也是使命擔當。佛山堅持對標先進找差距,精準發力補短板,通過建章立制利長遠,切實將政策紅利轉化為產業發展紅利,將學查改成效轉化為產業躍遷的強勁動能。
作為佛山北向戰略的主戰場,三水區搶抓機遇,將新型電力裝備領域作為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先后在白坭鎮引進囤電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及新能源儲能系統、浩信5G通訊基站儲能設備、海龍新能源光伏組件及配套儲能等優質新型儲能和電力裝備項目,全力打造聚龍灣新型電力裝備產業園,上述3個項目計劃總投資額達36.5億元。
這些項目從確定投資意向起就得到三水區投資項目審批代辦服務中心的管家式服務。三水區投資項目審批代辦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七大重點產業園區全覆蓋建設“益曬你”企業服務中心(站),為扎實做好開門教育,三水由黨員帶頭組建區政務審批服務隊,為重點項目提供上門政策宣貫、現場審批輔導等服務,目前已累計提供咨詢服務和申報輔導6199件次,讓企業群眾感受到學習教育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同樣聚力打造新型電力裝備產業的,還有沖刺千億級電力裝備智造產業集群的南海。2024年,南海成為南方五省區首個負荷破600萬千瓦的縣區。面對網架與負荷增長的突出矛盾,電網建設刻不容緩。今年2月,佛山市與南方電網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后,作為佛山電力產業發展的核心區域,南海區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快速響應,全力推動電網項目落地,著力建設“一院”“一中心”“兩園”“多載體”的產業發展格局。針對以往電網項目征地拆遷青賠工作流程多、時間長等問題,大力弘揚“敢飲頭啖湯”精神,聯合市供電局創新推出“協議包干+標準管控+協同監管”的電網工程征拆青賠新模式,率先在全省試點政企合作新機制。
來自佛山市投資促進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市簽約引進新型電力系統裝備、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156個,簽約投資總額988.48億元,占第二產業項目簽約投資總額的62.67%。
如今,在佛山這片產業熱土上,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個個新型電力裝備項目正加速落地。新興產業的加速崛起,彰顯著佛山以“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抓項目、促發展的擔當,更以政企協同的實效筑牢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支撐。
創新驅動 助力搶灘未來產業
未來產業關系到城市命運,更是檢驗黨員干部作風的“賽馬場”“試金石”。當前,佛山正立足自身產業特性和資源稟賦特點,瞄準綠色氫能、智能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細胞和基因治療等確定性高、成長性較好的賽道靶向用力,爭取培育一批“勇闖無人區”的人才團隊、優質企業,力爭在未來產業發展布局中謀得一席之地。
為此,佛山開展了由市主要領導帶隊的專題調研,成立由市長掛帥的市人工智能與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實體化運作辦公室專班,以上率下、一起加力,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賽道。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持續深入調研機器人本體制造、核心零部件生產、系統集成、科研服務等4個領域企業,以企業視角審視干部作風,到服務企業一線淬煉干部作風,目前已為76家重點企業建立“一企一檔”,加快摸清產業家底。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已出臺了《佛山市加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5-2030年)》,部署實施六大行動,為佛山智能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繪制了清晰藍圖。
5月6日,一臺身披大紅花、攜帶電子履歷的類人形機器人,在美的中央研究院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完成研發調試,正式“畢業”,奔赴美的洗衣機荊州工廠“上崗打工”。5月7日,由中科紫東太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及順德區人民政府三方攜手共建的佛山市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揭牌。這些成果,意味著佛山在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領域的研發能力實現質的飛躍,更標志著佛山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占先機又邁出實質性一步。
“當前,人工智能、智能機器人已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佛山要以‘敢飲頭啖湯’的精神著力搶占新一輪發展先機,統籌推進人工智能賦能制造業行動、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行動,深度探索人工智能與智能機器人融合發展之路?!笔泄I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說。作為黨員領導干部,關鍵是要轉變工作作風,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用心用情做好聯系服務,敢闖敢干敢首創,幫助企業掃除攀高向新路上的一切障礙。
作為產業強區,順德將紅色教育作為黨員干部鑄魂補鈣的重要舉措。7月1日,順德區委組織部正式發布“敢飲頭啖湯”精神體驗式教學路線,深度整合順德工業發展館、廣東工業設計城、龍江甘竹灘洪潮發電站三大承載改革烙印的紅色地標,讓黨員干部在“行走的課堂”中品悟“頭啖湯”真滋味,激發改革銳氣。
這種精神更內化為順德企業家的行動準則。面對風高浪急的全球經濟形勢,順德企業家傳承弘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基因,積極擁抱先進制造、技術,運用跨界思維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比如,美的集團主導制定的《家用電器機器人化設計導則》,首次明確提出“家電機器人化”相關定義;萬和集團整合燃氣、空氣能、電能等能源,構建全屋智能能源調度系統,以AI算法實現能源的高效智能調控與經濟效益最大化。
在佛山加快布局未來產業過程中,市委黨校統籌資源全力打造“佛山制造業當家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建成“1+9”現場教學矩陣,將市委黨校作為教學主陣地,布局建設重點園區、燈塔工廠等9個類別、67個現場教學點,提升干部服務保障產業發展的專業化水平和履職能力。2025年以來,基地已開發新課23門,共開展相關培訓班次24期,培訓學員1291人次。
未來產業的生態構建,詮釋著佛山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政治站位謀長遠、促創新的格局,更以“人才強市”的戰略定力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永續動能。
以“百萬英才匯南粵”行動計劃為依托,市委人才辦深入研究,以最大誠意、最優政策吹響引才集結號:通過“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廣東省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南京站),達成簽約意向3200多人,讓一批有志者來到佛山大展拳腳;發布“佛山打造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8項措施”,推出青年人才驛站、人才安居票、人才安居貸等全鏈條服務;通過融媒傳播、以才引才、政策宣講等多樣態提高引才聲量,下半年還將舉辦2025年第七屆“魅力佛山行”高校師生體驗營等活動,向人才發出攜手發展的時代邀約。
接下來,佛山將扎實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取得實效,錨定“三箭齊發”,以“敢飲頭啖湯”的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各級黨組織與黨員干部緊扣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領域,把干事創業的激情轉化為培育新興產業集群、構建區域經濟新優勢的硬核動能。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倪玉潔
(編輯:黃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