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三水4000多名考生順利完成高考,他們過去一年來緊張備考期間的一日三餐,都由區國資國企精心保障;位于三水中心城區的“產發·雲璟”一動工就備受關注,這是三水區級國企首次打造的“好房子”標桿;建設當中的新材料中試基地,將完成從實驗室到生產線全流程服務體系的關鍵閉環,為三水新材料產業集聚成勢摁下了加速鍵……
2024年6月至今,一場聚焦國資國企領域的深化改革席卷三水。一年時間里,三水國資國企在戰新產業崛起、升級民生服務等領域處處發揮先鋒示范作用;在全區加力推進“百千萬工程”過程中,更是挑起環兩江先行區、“四山兩江”文旅精品區建設的大梁,以實際行動詮釋國資國企服務中心工作、產業發展、招商引資、城市安全、民生事業的“五大服務”能力,為“再造一個新佛山”展現基層國企的擔當和作為。
解碼三水國資國企改革的底層邏輯,我們將看到一條來自佛山基層、舉全城之力破立并舉的探索路徑。
機制創新 打破制約發展的桎梏
改革,是搞好國有企業的關鍵一招。三水區啟動新一輪區屬國資國企改革以來,圍繞“五大服務”發力,通過用好“三項制度”,實現“穩”與“進”的平衡,寫好“破”與“立”的文章。
改革過程中,三水最大的著力點在機制,最大的創新,也是機制。
一方面,三水對國資架構實施根本性重塑,將原有的五家區屬一級企業重組為四大區屬集團(佛山市三水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物資集團有限公司、佛山市三水公用事業集團有限公司),重組108家二級企業,構建起“集團+專業化公司”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打破常規從區直機關選派公務員任各集團公司一把手,以及全面完善薪酬激勵機制與人才招聘體系,實現了“3個100%”:員工100%公開招聘,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100%,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100%。
另一方面,圍繞服務中心工作等“五大服務”要求,對國資國企的主責主業進行重組,同時對資產進行整合優化,實現精細拆分與整合四大集團主責主業,布局17個主業板塊。打破桎梏的三水,開始頻頻破圈,2024年10月,三水發展集團成功發行10.6億元境外綠色債券(票面利率3.08%),創下同期限AA+地方國企直發離岸人民幣債券的歷史最低票面利率紀錄。
“認購倍數為3.5倍,票面利率從3.8%下降至3.08%,間接說明資本市場對三水國資國企改革的信心。”三水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被打破的紀錄不止一個,今年1月,南山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成功獲得國家開發銀行廣東省分行38984萬元融資額度,成為佛山市首個獲得政策性銀行貸款批復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
該負責人表示,今年是“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之年,南山鎮作為佛山最偏遠、經濟體量最小的鎮,通過搶抓廣東省政策性金融支持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政策東風,創新性地探索區鎮國資的聯動授信擔保機制,成功撬動國開行金融授信,并實現產業導入,為“百千萬工程”在佛山落地生根寫上了漂亮一筆。
產業煥新 集聚優質新質的動能
一年時間,三水國資國企面貌煥然一新,成為經濟發展的頂梁柱,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今年全國兩會提出“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三水國資國企改革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在此過程中,三水國資制定實施的《園區“八類”服務清單》精準服務民企需求和產業發展。該清單涵蓋企業發展所需的生產要素、生活服務、人才服務、新質生產力、智慧園區服務、工程建設服務、招商服務、金融服務等八大類別訴求。“民企所需,國企所能”成為三水高質量發展的一面大旗。
三水區國資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企與民企是優勢互補、協同共贏,國企服務民企的核心目標,在于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共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用一個比喻來說,就是國企提供陣地堡壘、糧草輜重,民企沖鋒陷陣,斬將奪旗。
在佛山(三水)新材料產業園內,一個用地面積達100畝的新材料中試基地正拔地而起。該項目由佛山市三水產發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3.6億元建設,通過構建“研發中心-中試基地-產業園區”全鏈條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以創新公共服務平臺的形式,解決中試平臺建設成本高昂,實驗室成果在中試階段常面臨性能不穩定、成本過高等問題,彌補三水科技資源匱乏、產業層次較低、創新能力不足的短板。
“我們不僅擁有中試場地,更配套檢測認證、技術交易、人才培訓等專業服務,讓科技成果轉化周期大幅縮短。”三水產發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該項目申報初期,省發展改革委就優先劃撥了相關費用。“這個待遇一般是機場、高鐵這樣的超百億項目才有,而我們的項目才4億多元,這間接說明了省發展改革委對這個項目的重視。”
三水國資企業還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以參股、設立基金等方式切入新賽道,助力金戈新材料、緯達光電等企業上市,實現國有資本保值增值雙贏。2024年以來,三水區屬企業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增幅均超20%。
當前,佛山正加快重塑產業發展格局,具體到三水,更是全面激發國資力量在空間載體重塑過程中的“化學效應”:在2024年,三水國資國企投資15.46億元,打造2個共計37萬平方米的特色園區。其中,佛北戰新數智城在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上,上榜成為全省30個明星項目之一。
2025年,三水區國資國企再進一步:開展市重點建設項目3項、區委、區政府重點工作4項,實施投資項目40余項,投資領域涵蓋戰略性新興產業、倉儲物流及供應鏈、產業園區開發運營管理、農副產品種植養殖加工經營及飲食服務等,總投資超13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近30億元。
春江水暖鴨先知,一批優質企業也以真金白銀投資三水。國內新能源電池連續化自動混漿設備領軍企業、佛山市金銀河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選擇加碼三水;國內院內制劑轉中成藥的龍頭企業、蘇州玉森新藥研發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在三水開設分公司,作為開拓華南市場的橋頭堡。
民生暖心 書寫宜業宜居的答卷
當前,做強做優做大國資國企迎來戰略窗口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今年高考期間,三水中學推出了“一飛沖天午餐”“志在必得午餐”等高考餐。飯菜以高蛋白的牛肉、雞肉為主,保障考生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這些食材由區國資下屬的國裕公司嚴挑細選。2024年以來,國裕公司打造了“1名食品博士+7名高級工程師”的專業團隊,為包括三水中學在內的全區59所學校提供學生營養餐服務,規模化、專業化的采購、生產、派送,最大限度提高師生的用餐安全和降低用餐成本。
此外,三水國資國企還加快數智化凈菜加工中心和現代化肉類加工集成中心等項目的建設,為市民構筑起一道從“菜籃子”到“舌尖上”的食品安全防火墻。
改革中,三水還把“服務民生事業”擺在重要位置,總投資額超10億元,有序推動智慧城市管家、污水處理廠項目、城市和工業園區停車泊位項目、“平安三水”項目、路燈照明提升改造項目、醫療康養中心及交通道路工程等民生工程。
一年來,不管是服務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還是聚焦主業主責,四大集團如臂使指。三水發展集團著力培育新質生產力,三水產發集團積極參與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三水物資集團聚焦農副產品種植養殖加工經營、商業經營、飲食服務、文旅產業四大板塊業務發展,三水公用集團則在提升足球產業、城市服務、教育培訓等方面積極作為。
改革永遠在路上,過去一年,三水國資國企改革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與民生需求深度耦合,詮釋了新時代國企使命和擔當。展望未來,在“再造一個新佛山”的藍圖中,體量更加龐大、主業更加明確、機制更具活力的三水國資國企,將書寫更為壯闊的改革故事。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楊立韻、馬永釗 通訊員卿文波
(編輯:黃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