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佛山,網絡正能量“進群入圈”工程,已連續推進3年,形成了“城市美好傳播官”、“最友鄰”社區等工作品牌,曾入選2022中國正能量“五個一百”網絡精品。
網絡文明建設是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涵。網絡文明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依托各種網絡媒介從而將社會文明從線下延伸到線上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既是現實社會的映射,更是個人道德的網上總集成。個體網絡道德水平的高低決定了整個網絡文明的發展程度,而網絡文明的健康發展則會進一步帶動個體道德水平的提高,不論是在現實世界抑或網絡世界,直接影響的是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
新形勢下,黨和政府將網絡文明作為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自上而下構建起網絡文明建設的四梁八柱,疏堵結合凈化網絡生態,激濁揚清建設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佛山的系列實踐凸顯了新形勢下基層網絡文明建設的系統思維,闡釋了從整體觀照、由個體著手、以內容為王,進而構建易于傳播、易于接受、易于轉化的交互式線上“熟人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例如佛山網絡正能量“進群入圈”工程通過廣泛吸納黨員、志愿者、熱心群眾、社區和村居黨組織共同組成網絡宣傳隊伍,圍繞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就近就地做好身邊群眾的貼心資訊員和服務員,讓有趣有料的好故事、好聲音、好服務進入千家萬戶,帶動更多的個人、組織參與到網絡文明共建共治共享中。
網絡文明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個體的積極參與,也離不開與個體息息相關的網絡媒介。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人的延伸。每一種新媒介的產生,都開創了人類感知和認識世界的方式,傳播中的變革改變了人類的感覺,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并創造出新的社會行為類型。互聯網技術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由此帶來了媒介傳播在時空上的新突破,也不可思議地締造了一個網絡世界,誕生了數以十億計的網民群體。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統計,截至202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92億人,較2022年12月新增網民2480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7.5%。網絡媒介因此成為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成為人們打開世界的新窗口。通過各種網絡媒介,公眾行為從線下向線上延伸,同時形成線上線下交互影響的局面,并作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加強網絡文明建設,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網絡媒介作用于人際關系及社會行為的認識,探索更有利于實現傳播能效的方式方法。中國傳統社會的主要特征是熟人社會,熟人社會奠定了基層治理的基礎。新形勢下,依托網絡媒介重塑傳統社會的“熟人圈”很有必要,但單純線上傳播少了“人情味”、弱化了可信任感,而線上線下結合則能夠拉近人際距離、消除心理隔閡,進而達到增強信息傳播效力的目的。“進群入圈”工程就抓住了熟人社會的高穩定性、高信任度特征對收集民意、傳遞信息等而言具有天然優勢,進而借助網絡媒介搭起基于熟人間傳播的“連心橋”,打造出了一個“掌上熟人社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更好凝聚社會共識,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佛山的“進群入圈”工程是一次動員廣大群眾參與網絡文明建設的有益探索,是新形勢下運用網絡媒介重塑熟人社會的創新實踐,隨著工作的持續深入,必將凝聚起更加磅礴的精神力量,引領城市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文/鄭鏗志
以上文章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為佛山新聞網的文章均系佛山新聞網原創作品,版權歸佛山新聞網所有,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編輯:歐肖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