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金秋的晚風輕拂過禪城的街巷,2025廣東非遺周暨佛山秋色巡游以磅礴之勢點亮了城市的夜空。這場承載數百年歷史的民俗盛事,不僅是對嶺南文化的生動詮釋,更成為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彰顯著中華文化自信的獨特魅力。
作為活動主體項目之一,今年的秋色巡游將“燈、車、景、馬、水、飄、地”七大元素巧妙融合,20輛主題各異的大型彩車宛如流動的藝術長廊,串聯起傳統技藝與創新設計的火花。喧天的鑼鼓聲中,巡游隊伍綿延數里,所到之處歡呼如潮——這既是視覺的狂歡,更是情感的共鳴。觀眾與演員的互動打破了舞臺邊界,拍照、喝彩間傳遞著對本土文化的認同與熱愛。這種全民參與的熱情,恰恰印證了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的生命力。
從文旅融合的視角看,此次活動堪稱教科書級的范例。主辦方通過空間敘事手法,將靜態非遺展品轉化為動態文化體驗:彩車上的匠心工藝、巡游路線中的景觀設計、線上線下聯動的宣傳策略,共同構建了一個多維度的文化消費場景。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活動并未止步于復刻傳統,而是注入現代審美與科技元素,讓古老民俗煥發新活力。這種守正創新的實踐,為其他地方挖掘文化資源提供了有益借鑒。特別是機器人與可愛的黑色小醒獅一起出現,數字化與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具象化,此刻有了最精彩注腳,引發陣陣喝彩。
更深層的啟示在于文化自信的建構路徑。佛山秋色巡游之所以能引發廣泛共鳴,關鍵在于找準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連接點。當市民在巡游中看到熟悉的市井記憶被藝術化呈現,當游客通過沉浸式體驗觸摸到嶺南文脈的溫度,文化認同感便自然生長。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共享模式,讓文化遺產真正“活”了起來,成為滋養精神世界的公共產品。
萬人空巷賞秋色,人民共享文化幸福,則是這場巡游最溫暖的底色。沿途觀眾與演員親切互動,拍照、鼓掌、喝彩,共同沉浸在這份獨特的文化記憶中。這種全民參與的氛圍,不僅增強了城市凝聚力,也讓每個人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
佛山秋色巡游的成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啟示:在文旅融合發展的道路上,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才能創造出更多富有時代特色的文化產品,讓人民群眾在共享中感受到文化的溫暖和力量。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活動,讓文化成為連接人心、促進社會和諧的美好紐帶。
文/王曉琦
(編輯:黃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