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佛山市市長白濤在會上發言時表示,佛山將強化“經濟大市真正挑起大梁”的使命擔當,按照報告提出的總體要求、預期目標、重點工作一項一項抓好落實,為全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更大貢獻。
白濤發言時說,李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處處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體現了“國之大者”與“民之盼者”的雙向奔赴、“全局謀勢”與“關鍵落子”的雙向統籌、“量變蓄勢”與“質變躍升”的雙向發力,是一份緊跟核心、提振信心、溫暖民心、彰顯決心的好報告。
報告提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促進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白濤表示,佛山將緊緊圍繞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目標任務,新老并舉推動制造業向新發展、向上攀高。一方面,大力推動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在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基礎上,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制造業”融合發展;另一方面,加快推動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樹生強枝”,重點推動工業機器人、新型儲能、新型電力系統裝備、醫藥健康、綠色氫能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組鏈成群、跨越發展。
在新型儲能領域,去年佛山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居廣東省第一。白濤建議國家加快建立儲能容量補償機制,保障儲能項目的合理收益,激發市場投資積極性,推動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報告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進一步優化發展空間格局。白濤表示,佛山將錨定“三年初見成效”目標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在佛山東部、南部先發地區向西部、北部延伸發展的中間地帶,謀劃建設環兩江(西江、北江)區鎮村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把先行區作為改革創新的“試驗田”,集中力量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健全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運行機制等領域攻堅突破、先行先試。
近年來,各地通過耕地恢復、補充耕地等方式,墾造了集中連片的優質耕地,希望調入作為永久基本農田。白濤建議國家加快出臺《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管理辦法》,明確永久基本農田調整路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將于今年施行,白濤建議盡早出臺相關配套規章制度,更好指導基層抓好落實,激發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活力。
報告提出,“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白濤表示,佛山將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基礎全面深化改革,以推進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牽引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文/佛山傳媒全國兩會北京報道組記者梁建榮
(編輯:黃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