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山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印發《佛山市全面推進“百千萬工程”實現三年初見成效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打造區域發展新增長極、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等七方面的具體措施。
《方案》提出,將以建設廣東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為牽引,緊緊扭住發現價值、重塑價值這個關鍵,圍繞“再造一個新佛山”的目標,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推進實施“百千萬工程”,明確到2025年底將形成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基本建立、新培育3~4個千億產業集群、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突破150公里等系列標志性成果。
價值重塑+產業煥新
鍛造區域發展新引擎
《方案》將打造區域發展新增長極、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置于首要位置,通過空間重構、產業煥新、科技賦能等舉措,推動發展格局整體躍遷。
《方案》提出,建設環西江-北江區鎮村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著力將先行區建設成為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改革創新先行地、綠色經濟發展新高地、高品質嶺南水鄉旅游目的地,重點實施產業體系向新、文旅融合發展、全域治水興水、城鄉品質提升、公共服務均衡、體制機制改革六項工程。今年,佛山將出臺先行區建設政策文件,完成總體規劃編制,并啟動首批重點項目建設。
佛北戰新產業園與臨空經濟區建設同步提速,形成東西兩翼齊飛之勢。南海結對三水、順德結對高明緊密協作機制將持續深化,推動要素跨區流動與優勢互補。
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積極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布局“三箭齊發”,重塑制造強市競爭力。《方案》提出,今年佛山將力爭新增1000家工業企業開展技術改造,規上工業企業“智改數轉”比例超80%,壯大新型電力系統裝備、醫藥健康、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步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先導區。
農文商旅融合和都市現代農業協同發展,為產業生態注入多元活力。從構建“四山兩江”文旅精品區到培育水產、花卉、預制菜三大百億產業集群,從建設鄉村酒店到創新“旅游+”業態,佛山正推動文旅資源加速轉化為經濟增量,力爭今年旅游收入突破700億元。
基建提質+服務優化
繪就城鄉融合新圖景
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百千萬工程”的根基。佛山以基礎設施優化、公共服務均等、社會治理創新為著力點,全方位增強城鄉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交通網絡升級成為首要任務。《方案》提出,推進季華路西延線、順德大橋、潭洲隧道等加快聯通,累計打通15條“斷頭路”,治理不少于20個交通擁堵點;計劃新建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15.9公里,累計改造升級城鎮老舊管線109公里。這些舉措將為全市基礎設施“強筋健骨”,暢通城鄉“毛細血管”。
公共服務均等化同步發力。教育領域,今年佛山將持續落實中小學優秀校長教師市域交流機制,向高明、三水派出優秀校長教師累計超130人,開展聯合教研和督導視導活動累計超60次。醫療領域,加快推進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建設,完成設施設備提升項目建設12個,因地制宜在邊遠村居設置“家庭醫生巡診站”,讓群眾就近享受優質服務。
針對“一老一小”需求,《方案》提出,累計增加普惠型養老機構2089個,力爭今年全市醫養結合床位數累計達1萬張,同步推進適老化改造與“長者飯堂”建設。托育服務方面,力爭今年每千人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5.8個。
為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普惠共享,《方案》提出,今年將累計建成790個基層文化中心,常態化開展疊滘龍船漂移、50公里徒步、佛山“西甲”等品牌活動,持續豐富群眾精神生活。
環境治理+風貌提升
重塑美麗佛山新顏值
從環境整治到生態建設,從風貌提升到鎮街分類發展,佛山以精細化治理推動城鄉風貌蝶變,全方位打造宜居宜業空間。
環境治理方面,《方案》提出實施“敞亮門戶”行動,推進城市“暢通工程”和“江河兩岸、沿路兩邊、高架橋下”環境整治行動,深化農村廁所革命、垃圾清運等工作,今年新增完成21個自然村污水治理。
風貌提升上,佛山將實施首席設計師、鄉村規劃師、社區建筑師制度,優化提升村莊規劃布局,強化農村宅基地規范管理,推進順德區“光伏+建筑”試點工作,力爭城鎮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100%。同時,佛山還將持續提升百里芳華示范帶建設運營和管理服務水平,展現嶺南水鄉的獨特韻味。
生態建設與綠化美化齊頭并進。根據《方案》,全市拆違建綠、留白擴綠等舉措將持續推進,今年將在鄉村新增種植苗木60.5萬株,累計建成7個綠美生態示范點,新打造120公里碧道、20個秀麗湖庫、40條亮點河涌。佛山還將加快培育綠色園區、綠色工廠、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力爭新增綠色制造示范項目20個。
鎮街發展實施分類進階策略。佛山將推進“干干凈凈、整整齊齊、長長久久”美麗圩鎮建設,全面完成“六亂”整治工作,今年將啟動新一批典型鎮培育工作。與此同時,推動獅山、北滘、南莊3個中心鎮初具小城市形態,爭取更多鎮街進入省專業鎮建設名單,培育壯大“千億鎮街”梯隊,形成多層次發展活力。
機制創新+多元參與
構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改革破局和多方參與是《方案》落地的重要保障。《方案》通過開展集成式改革、實施新型幫扶協作、匯聚各方力量參與“百千萬工程”等措施,構建起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格局。
在改革攻堅上,區鎮行政管理體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三大改革同步推進。其中,鎮街履職清單動態優化、“一支隊伍管執法”機制全面推行、區級編制“周轉池”等措施,將有效破解基層用人難題;土地“三券”制度創新升級,年內計劃整治農用地3萬畝、建設用地3.5萬畝,新增耕地超2萬畝。
《方案》明確,深入實施新型幫扶協作,展現佛山的責任和擔當。今年,佛茂、佛云產業轉移合作園累計簽約引進產業項目數量將分別為超80個、65個,累計建成“反向飛地”16個,足額安排茂名、云浮專項幫扶資金,助力茂名、云浮鄉村振興。
全民共建共享,成為“百千萬工程”的鮮明底色。今年,佛山將累計建成300個建筑業企業結對幫扶項目,累計組建500支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下鄉開展社會實踐,開發“展翅計劃”大學生實習就業崗位不少于5000個。
此外,佛山還將持續實施“百會萬企”“百社聯百村”等系列行動,累計舉辦11場招商對接活動,累計選派不少于100名專兼職鄉村職業經理人,認定180名鄉土專家,評審通過鄉村工匠職稱700人,為“百千萬工程”注入持久動力。
這份凝聚智慧和魄力的行動方案,是對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的堅定回應,更是佛山以二次創業的決心“再造一個新佛山”的實踐宣言。隨著“百千萬工程”三年攻堅戰全面鋪開,一個城鄉共生共榮、區域協調發展的“新佛山”圖景漸次清晰。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陳意威
(編輯:黃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