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當獲聘為“城市推薦官”的南京大學學生尹想拍攝F3佛山龍超(南海冠軍賽)的短視頻并分享到社交平臺上時,已簽約佛山企業但目前留校做畢業設計的吳強迪通過短視頻平臺,也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那份澎湃激情。
“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南京站)的影響力仍在持續。此前,廣東賽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賽普”)一口氣簽下6名應屆畢業生,目前雙方正緊鑼密鼓對接入職事宜。這些學生來自山東、安徽、廣西等地,他們跨越山河,滿懷期待:“6月拿到畢業證就直奔佛山!”
跨越千里 青春與智造雙向奔赴
“佛山制造業發達,發展前景很好!”山東小伙趙純卓說。作為江蘇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學生,他簽約的廣東賽普是佛山制造業的“隱形冠軍”。這家成立于1998年的企業,在洗碗機智能配件領域穩坐國內頭把交椅,擁有佛山、安徽、浙江三大生產基地,服務客戶包括美的、格力、海爾等頭部品牌。
“實習期月薪挺高的,公司提供宿舍、午餐補貼等福利,還能在生產線上輪崗學習技術。”趙純卓摩拳擦掌,等不及6月底正式畢業,計劃6月中旬就到佛山入職,連父母到時候來佛山的“美食攻略”都規劃好了,“雙皮奶等美食,必須帶他們好好嘗嘗。”
老家廣西南寧的吳強迪,被佛山“真金白銀”的人才政策打動,“7天6晚免費住宿、每月750元租房補貼,減輕了應屆畢業生的壓力。”在他看來,佛山房價比南京低,生活成本友好,適合年輕人扎根。
自簽約廣東賽普高級工程師崗位后,雖然身在南京林業大學,但吳強迪的心早就飛到佛山。5月以來,他一直在與企業對接入職手續,目前已簽訂就業三方協議,這兩天準備前往醫院做入職體檢。
同時,他還持續通過網絡平臺“云探店”,一邊了解企業及崗位的信息,一邊提前探索佛山美食等優秀傳統文化。
這群年輕人的選擇,折射出佛山引才的雙重魅力。趙純卓向往“佛山無影腳”以及功夫文化,吳強迪癡迷疊滘龍舟的“水上漂移”,但更讓他們心動的是傳統精神與現代制造的共鳴。
“龍舟競速要數十人齊心,制造業突圍靠的也是團隊攻堅。這種拼搏的‘根’,佛山從未丟掉。”吳強迪說。
產城共榮 龍舟精神照見智造未來
“速度實在是太快了。”5月1日,在F3佛山龍超(南海冠軍賽)暨2025九江鎮“沙頭商會杯”五人龍舟錦標賽現場,尹想高舉手機拍攝,以“家鄉代言人”身份向廣大學子發出邀約,“佛山是一座好吃、好住、好玩、好發展的城市。”
透過手機鏡頭,龍舟選手奮力劃槳的身影仿佛與佛山工廠機械臂的精準舞動重疊,成為佛山“產城共榮”的生動注腳:這里既有龍舟精神的團結拼搏,又有智能制造的無限可能。
人才引力源自實打實的產業底氣。廣東賽普招聘人員林曉璇翻開招聘檔案:6名簽約學生大多來自技術專業,與企業數智化轉型需求精準契合。在她看來,專業對口只是基礎,佛山完整的產業鏈和龍頭企業集聚效應,是留住人才的關鍵。
以廣東賽普為例,其順德總部新落成的數智化產業園總投資3.6億元,未來將建成180條自動化生產線,年產1500萬臺套產品,可為技術人才提供廣闊舞臺。為縮短學生入職“適應期”,廣東賽普設計了一套“接地氣”的培養方案:儲備干部需在生產一線輪崗半年,再分流至研發等崗位。
這種務實,與佛山的城市基因同頻。對簽約學生而言,佛山不僅是職業起點,更是融入大灣區的機遇。
“坐高鐵2.5小時就能回南寧,還能享受灣區發展紅利。”吳強迪的規劃代表了許多外地學子的心聲。而趙純卓則期待未來深耕技術,和佛山智造一起成長。
文/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周龍鳳
(編輯: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