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囑托,感恩奮進。11月19日,由廣東省委宣傳部講師團主辦,梅州市委宣傳部、廣東廣播電視臺、葉劍英紀念園管理局承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梅州專場基層宣講活動舉行。
此次宣講采用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方式,來自梅州的6名宣講員面向基層群眾特別是青年群體,生動講述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及革命老區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故事,引導線上線下聽眾始終銘記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人民的關心關愛、對廣東工作的指導支持。
宣講現場熱潮不斷,大家紛紛表示,要把感恩感激之情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行動,共同奮力開創廣東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講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事跡
精神傳承、信念賡續,歷經歲月洗滌從未改變。南粵大地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近代歷史長河中孕育出輝煌燦爛的紅色文化。
葉劍英紀念館干部黃宇佳說,2023年,在省委、市委的高度重視下,紀念館啟動改陳布展,2025年以全新面貌對外開放,全景式展現了葉劍英的光輝事跡、革命精神、優秀品格和崇高風范。全新展覽的主題是“矢志共產宏圖業”,出自葉劍英的詩《紀念王杰同志》:矢志共產宏圖業,為花欣作落泥紅。
黃宇佳說,這首詩不僅是葉劍英對王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優秀品格的贊頌,更是葉劍英為共產主義事業不懈奮斗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接下來將進一步加強學習,不斷挖掘梅州革命老區的紅色故事,懷著真摯情感講好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事跡。
“放眼高歌氣吐虹,也曾拔劍角群雄”“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葉劍英紀念園文史研究中心負責人江麗媚講述了葉劍英光輝的戰斗的一生。葉劍英1897年4月出生于梅縣雁洋鎮,從青少年時期就立志追求真理、救國救民。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葉劍英認為“只有革命才有出路”,毅然通電反蔣,于1927年7月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開啟了他作為共產主義者的光輝戰斗人生。
江麗媚說,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葉劍英為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殫精竭慮、不懈奮斗,建立了彪炳史冊的豐功偉績。接下來要繼續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繼承革命意志、革命精神、革命傳統,努力創造不負革命先輩期望、無愧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
葉劍英紀念園文史研究中心干部何丹妮講述了葉劍英與廣東改革開放的故事。作為出生于廣東的開國元勛,葉劍英為推動廣東改革開放作出了重要貢獻,支持幫助廣東先行一步。1980年4月,在視察蛇口工業區期間,葉劍英勉勵廣東把工業區建設好,還為“招商局蛇口工業區”題名。之后,他又到深圳水庫視察了正在建設的旅游區等重點項目,隨后視察了珠海拱北海關等地,聽取了珠海市負責人的工作匯報,特別詢問了珠海的港口建設和規劃。1980年8月,葉劍英主持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通過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讓深圳、珠海、汕頭等經濟特區建設有法可依。
何丹妮說,要繼承和發揚好老一輩革命家的光榮傳統,把感恩感激之情轉化為做好廣東工作的強大動力和實際行動。
讓鄉親們的日子過得又甜又美
踐行囑托,深入調研。廣東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啟動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從縣域崛起、鄉鎮煥新到鄉村富民,城鄉發展格局正在重塑。在梅州市雁洋鎮,靠金柚等農產品種植,家家戶戶捧上了“金疙瘩”。
雁洋鎮山多地少,人多田少,經濟發展基礎薄弱,改革開放前因山林遭到過度砍伐,水土流失嚴重。雁洋鎮團委專職副書記曾瑜雯回顧了雁洋鎮從治理水土流失入手,因地制宜大面積種植金柚和茶葉,用經濟作物重新綠化荒山的艱辛歷程。
“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雁洋鎮依靠鄉村特色產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2025年,全鎮金柚種植近3萬畝,茶葉種植近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0%,荒山徹底變成了‘花果山’?!痹┱f,如今的雁洋鎮擁有多家上市公司和榮譽稱號,走出了一條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她表示,要大力弘揚革命老區的優良傳統,帶動更多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作為廣東唯一全域屬于中央蘇區范圍的地級市,梅州的山山水水都閃耀著紅色光芒。”葉劍英紀念園管理局旅游發展部部長王新亮介紹,為充分發揮葉劍英紀念園這一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在宣傳教育方面的特色優勢,他和同事們通過開發傳統客家菜、還原葉帥幼時經歷、開展紅色研學等方式,讓游客沉浸式感受紅色文化和老區精神。
2025年以來,葉劍英紀念園接待游客達72萬人次,其中約有五分之一為青少年學生。不久前,香港西九龍直達梅州的旅游專列開通,500多名香港游客赴梅州游玩?!拔覀兘璐藱C會打造‘紅色研學+灣區聯動’精品線路,推動梅州紅色文化資源與灣區文旅平臺互聯互通,開發年輕化文創產品,更好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王新亮說。
梅州市梅縣區金柚協會會長李永生分享了協會提升金柚品質、帶動果農致富的探索:一方面推行“優質優價+幼果收購”模式,以高于市場價的標準提前鎖定優質幼果,幫助果農規避市場風險;另一方面由專業品控團隊嚴格把關,確保每顆金柚符合標準,目前已實現年采購訂單超兩百萬斤。
“我們開發柚果汁、柚皮苷、預制食品等多元化產品,讓產業鏈從‘賣鮮果’向‘賣產品’延伸,推動金柚深加工產業發展,讓更多果農共享產業升級成果?!崩钣郎硎荆麄冞€線上聯動電商平臺、線下對接商超專柜,推動優質金柚走進更多家庭,努力實現“種得好、賣得俏、收益高”的良性循環,讓“黃金果”成為“致富果”,帶動鄉親們的日子過得像金柚一樣又甜又美。
宣講結束后,現場群眾還前往葉劍英紀念館開展實地參觀學習。在一張張珍貴史料、一件件革命文物前,宣講員以“面對面”沉浸式宣講,繼續深挖紅色資源、講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奮斗故事,推動紅色文化在實情實景中入腦入心。
文/南方+記者 尚黎陽 陳嶸偉
(編輯: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