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新聞網訊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蔡聞佳、劉嶒 通訊員粵水軒報道:12月17日,廣東省首單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交易在高明區簽約,交易價值預估達2000多萬元,預計每年給當地帶來100多萬元收益。
位于高明區楊和鎮的“佛山第一峰”皂幕山腳,西坑小流域蜿蜒穿插,面積達42.16平方公里,河長約14公里,流域內有12條自然村。2015年以來,高明系統推進西坑支流小流域建設,2023年,西坑支流生態清潔小流域入選國家重點推進小流域治理提質增效試點項目,小流域建設進一步提速。
經過多年治理,西坑支流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環境顯著提升,引入了一大批露營基地、農業體驗基地,精品民宿和特色農家餐飲等業態,不僅成為網紅打卡點,還成為“百千萬工程”的亮點工程和示范項目。
據統計,流域內2024年較2023年接待游客量同比增加57.48%,門票總收入同比增加49.19%,為小流域生態價值轉換打下堅實基礎。
本次簽約交易選取了西坑支流生態清潔小流域部分河段的20年開發經營權,涉及石水小學至大田橋河段和井頭舊糧倉地塊及地上建筑物。由楊和鎮委托和興順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作為交易產品的出讓方,佛山市明悅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以30萬元每年的基本收益加不低于年營業收入10%提成的浮動收益中標,預計每年給楊和鎮帶來100多萬元收益。交易所得資金,將繼續用于小流域內生態修復、水土流失治理以及人居環境改善。
廣東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立新表示,開展我省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和省委“1310”具體部署的有力舉措,是推動我省“百千萬工程”的具體實踐。全省將進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建立健全水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為“百千萬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副市長喬羽表示,佛山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積極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大力發展綠色新質生產力,把綠水青山轉化為人民群眾的金山銀山。高明區委書記姜岳新表示,高明將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高明區生態資源稟賦突出,價值轉化潛力巨大。本次簽約有望為全省乃至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寶貴經驗。
(編輯:杜思雅)